技术交流

technical exchange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交流 >> 专家论坛

浙江省新墙办主任黄勇在全省墙改经验交流现场会的报告

信息来源:浙江新型墙材网 2018-04-03   浏览次数:1579   发布时间:2018-04-06

认真履职尽责 努力实现新发展

——在全省墙改经验交流现场会的报告

浙江省新墙材办主任    黄  勇

2018年4月3日


根据安排,今天我们在杭州召开年度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总结2017年的工作,正确认识新时代下的新变化、新情况,准确把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部署落实2018年主要工作。昨天下午,我们就今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分组讨论,刚才,省建管局的专家就装配式发展做了专题报告。一会儿,省经信委丛主任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回去之后要汇报好、贯彻落实好。下面,我先讲两个方面意见。

一、回顾总结2017年工作

2017年对墙改系统来说,是复杂多变的一年,面对基金取消、环保执法等“灰犀牛”事件,全省上下按照“拥抱改革、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寻求突破、再续新功”的要求,提高站位,拓宽思路,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取得不俗成绩,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表现一:对照目标狠抓落实。2017年全省共生产新墙材286.6亿块标砖,新墙材生产比例85%,使用比例84%,与上年基本持平。生产能耗下降1%;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9家,农村新墙材应用示范项目11个;关停淘汰197座落后烧结砖瓦窑,淘汰落后产能66.85亿块标砖。

从年底对各市的考核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市完成了年初签订的目标任务,有些还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一些地方新墙办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出许多好的做法。比如,丽水市将墙改的考核内容列入市经信委对各县的考核内容,加大了墙改在政府部门工作中的权重,促进了新墙材应用工作的有效开展。杭州市结合绿色发展要求,按省办考核内容修改完善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重点突出资源化利用、农村推新和墙改基金清理等工作内容,分解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并继续推行“季度重点工作统计督查制度”,完善季度重点工作目标任务统计分析,确保全年目标任务较好完成。

表现二:聚焦改革狠抓创新。“最多跑一次”改革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改革,还写进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省新墙办率先于2017年4月在“浙江政务服务网”上实现新墙材产品认定工作的“最多跑一次”,2017年省本级已经在网上办结新墙材认定85件,满意度为100%。省经信委与“省跑办”也多次给予肯定。按照省新墙办的要求,各市新墙办也积极行动。一些地方原来没有将认定这项职能放入新墙办的“三定”内容,这次努力争取到了。原来认定工作不统一,有的放在县里,有的在市里,这次明确了,除了宁波外,其他都放在市里。实际上放在县里是有问题的,一年不到一个项目。到年底,11个市全部推行了“最多跑一次”。虽然工作过程中也遇到一些波折,但通过大家的据理力争也把我们的职能梳理清楚了。

基金政策一直被视为墙改的支柱性政策。近年来,有关基金取消的各种消息不绝于耳,基金取消也被视为或迟或早的事情。2017年,基金取消终于“靴子落地”,成为我们行业最大的“灰犀牛”事件。这项政策的调整,对整个行业生态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我们习惯的工作思路、依赖的工作方式没法延续开展了,一些同志感到无法接受。为此,省新墙办及时召开会议统一思想,提出了要“拥抱改革、顺势而为”的积极思路。应该说,在基金取消的政策执行上全省上下的贯彻是坚决的,落实是有力的,没有发生类似其他系统停征后还继续征收的现象。而且,很快就明确制定了已经预缴基金的清退计划。

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一些地方在困难的时候没有怨天艾人、自暴自弃,通过对薄弱环节的工作创新使自身职能得到强化,在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等工作中取得较好成效。绍兴市规定凡在本行政市域内登记注册从事各项经营活动的新墙材企业,必须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违反新型墙体材料有关的法律法规行为将纳入失信黑名单,初步建立了诚信系统。海宁市探索并建立“两次核验、三条短信、一份档案”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创新了对建筑工程墙材使用探索事中事后监管新方法。金华市为加强墙材行业监管,通过检查督促企业日常管理和产品压印制度的落实,提高企业产品标识率。丽水市加大了对烧结砖瓦生产企业生产粘土实心砖和城市在建工程使用“粘土砖”的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依法对6家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共计罚款47.48万元,实现了当地行政处罚零的突破。

表现三:围绕难点狠抓突破。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始终在研究墙改工作如何适应新变化,做好顶层设计。25年过去了,新墙材生产应用比例都达到85%以上了,如果我们工作重点依旧停留在保护耕地是不够的。因此,我们紧紧围绕社会关切、领导关心、百姓关注的社会热点,牢牢抓住新时期墙改工作新的难点、关键点,不畏艰难,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村推广应用新型墙材等方面实施重点突破,通过推进三大示范,为全行业树立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经验,得到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全国墙委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一是突破淤泥利用难点。河道清理在经过“五水共治”的攻坚以后已经进入了常态化,处置淤泥已经成为了难题。(过去可以肥田,但现在有风险。)因此,2017年我们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确定湖州市为全省淤泥新墙材资源化利用试点市,将湖州荣润和宁波振和列为省级试点企业。从省建材研究所的研究和企业的实践来看,效果是明显的。2家试点企业年可利用河道淤泥42.4万吨,不仅弥补了原料紧张短缺的问题,享受了70%的退税政策,还解决了河道清理带来的淤泥堆积处理的困境,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好评。湖州市已经在试点基础上将工作扩大到支持6家新墙材企业开展淤污泥用于烧结制品和陶粒砌块生产,作为国家绿色制造试点市的一个重要内容结合进去,加强了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金华、嘉兴等市在污泥资源化利用方面都开展了积极的探索,有了良好的开端。

二是突破固废利用难点。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在持续深入推进,国家工信部首批5家企业符合《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我省就有两家。我们在全国率先推动装修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解决了装修垃圾的处理利用难题。各地现在积极性很高,发展势头很猛。(但也确实面临一个规划布局的问题)其中杭州市坚持政策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今年全市有59家利用建筑固废企业,累计建筑固废利用量185万吨。湖州市利废企业占比53%,年利废200万吨以上。

三是突破农村推新难点。自从省经信委《关于开展农村自建房建设项目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后,一些地方狠抓落实,2017年省里重点推了11个应用示范项目,经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一些乡镇实现了农民自建房100%使用新墙材的新局面,农村和农民的认识得到提高。出现了一些好的模式,涌现了一批像衢州廿里镇人大主任这样的热心人物和事迹。丽水市特别是松阳县推行新型墙材下乡主要采用生产企业和村委会、乡镇街道对接模式,效果很好。宁波市召开全市现场推广会,嘉兴市充分发挥镇(街道)、村委会、新墙材企业三个主体作用。应该说一些农村推新做的好的地方工作是大量的,都建立了村镇-企业-新墙办“推新”工作“1+1+1”机制。

表现四:紧盯发展狠抓升级。各地新墙办围绕墙体材料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聚焦点,做好传统墙材产业改造提升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2017年全省实际关停淘汰落后生产企业197家,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107家的目标任务。取得这样的成效,一方面应该说各地抓住了环保督察的有利时机,另一方面也是各地责任担当自我加压的结果。舟山市在全省11个市中率先全面淘汰轮窑生产工艺,温岭市自我加压在9月份将全部28座轮窑淘汰。宁波市借助环保督查集中关停27座轮窑,到目前为止也已全部淘汰轮窑工艺。金华是轮窑大市,去年也加大了力度,淘汰36座,数量最多。辖区内全部轮窑生产工艺的县市在增加。

按照省政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要求,各地新墙办去年在行业提升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虽然步子不是太大,整体面貌改变不太明显,但局部变化还是有的。2017年,我省已投入生产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建筑部品化构件生产企业共有3家,其中,远大住工(杭州)有限公司年产量达到8.2万立方,浙江中天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产量2万立方,绍兴宝业集团产量为7186立方,以上企业合计实现产值约3亿元。其余企业如中民筑友、余杭华临等,预计将于2018年正式投产。在传统烧结砖行业,“机器换人”已经成为共识;混凝土砖企业人均产量上升了11.2%,人均产值上升了15%集中度有所提高。桐庐县混凝土砖行业整合改造后,市场秩序明显转好,电子计量、自动喷码、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和通道窑养护技术的应用,有效改变了混凝土砖企业“低、小、散、乱”的状况。岱山县淘汰本岛七家轮窑厂,整合提升成一家。

表现五:立足职能狠抓服务。

一是开展学习培训结合重点工作,省新墙办在桐庐和德清分别举办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村推新、最多跑一次等为主题的政策培训活动,让基层新墙办、新墙材企业了解最新政策、掌握行业动态,报名参加学习培训的企业十分踊跃,人数都在300人以上,远超出预想。各市也举办了“最多跑一次”等不同专题的培训活动10余次。

二是开展基础研究。针对行业发生的新变化,各地十分重视新墙材发展的政策性、基础性研究。省新墙办开展了诚信体系、绿色企业评价体系、淤泥资源化利用等基础性工作的研究。宁波市开展了“宁波市装配式建筑体系与新墙材发展课题研究”等4个科研项目,温州市参与了《关于城中村改造中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调研与建议》的调研工作,完成《温州市周边新墙材与建筑节能材料供应情况及常见设计做法研究》等科研项目。

三是开展形象塑造。为了帮助企业有效拓展新墙材市场,树立新墙材良好社会形象,“十三五”以来我们提出了“用新型墙材 享绿色生活”为主题的宣传理念,得到了各地广泛响应。2017年,省墙办通过与浙江电视台合作《绿色新墙材 农居新未来》的系列报道,全面展示了我省墙改工作从以城市为主转向农村延伸的艰难转型和通过长期努力取得的突破,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各地也是按照省办的要求,着眼墙改工作长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活动,在电视、纸媒、社交网络、广场活动等各条战线全面铺开。其中5月和8月,湖州市分别在《湖州日报》头版显要位置刊登了《淤泥资源化利用走出“湖州模式”》、《我市提前超额完成禁粘目标任务》等报道,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以及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舟山市组织编写了《舟山墙改二十年》一书,通过总结舟山墙改二十余年来的发展历程,激发全市新墙材行业人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还与舟山报业集团联合主办,开展以“舟山新墙材服务新区建设巡展”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在《舟山晚报》开设专栏专版,连续专题报道9篇,充分展示了舟山新墙材行业在服务新区建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杭州市在《杭州日报》、在《中国建材报》头版和四版分别刊登《加强扶优扶强,抓好城乡推广》、《践行“两山”理论,服务城乡建设》。绍兴、嘉兴等与电影公司签协议,在农村放电影数百场,上虞区新墙办与有线电视签约,插播机顶盒宣传节目,墙改政策进家入户。

取得这些成绩来自不易,是全省墙改系统的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工作中还存在的许多不足。少数地方、少数同志对工作流于形式、流于套路;特别是有一些同志,面对复杂多变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淡泊超然,无所追求,依然生活在过去的工作节奏、过去的工作形态里,表现得如同当今社会流行的“佛系青年”。

与兄弟省市相比,我们并没有“一骑绝尘”的成绩和优势,与省内其他先进行业的工作相比,差距更大。我认为,当前全省墙改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忙于应付疏于落实。“十三五”以来我省墙改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十分明确,顶层设计兼顾了当前和长远的目标,在全国也有示范作用。但是,各地在落实中参差不齐。比如说,农村推新工作,一些地方根本就没有积极想办法,实际不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也是放在嘴边,实际没行动。对基金管理省里推出专用软件,已经历时几年,有些地方至今不用。

二是忙于事务疏于创新。大部分同志埋头于具体事务,对工作缺乏前瞻性,对新形势不了解、不学习,对新生事物不敏感。特别是基金取消后思想有些茫然,不知道怎么干。对省里的顶层设计不学习、不理解、不研究、不落实。比如对外省产品的退费问题。一些经济很发达的地方,墙材发展却处于落后状态。

三是忙于形式疏于深究。对布置的工作漫不经心,不仅不尊重自己的工作,也不尊重他人的劳动。一件事情布置下去,有些地方就是没回音,再三催促也是给你敷衍了事。发的文件常常收不到,是内部管理问题还是借口?文件网上都有。统计等基础性工作质量比较差,不愿意作分析。(上报的数据每次不一样。)

二、2018年重点工作部署

新时代催生新使命,新矛盾提出新要求。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三五规划落实的重要之年。我省墙改工作要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认真执行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产业发展政策,以“十三五”发展规划为引领,统筹兼顾,合力推进我省新墙材绿色发展。

(一)持续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在墙材行业尤为突出。去年全省关停了不少落后产能,特别是烧结砖轮窑和混凝土砖,各地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有利时机,严格按照减量发展的要求,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一些地方对新上项目积极性非常高,一定要做好引导工作,防止新一轮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我们要培新扶强,促进新动能转换。现在一些大集团对我们的行业已经开始关注,大家要支持企业整合兼并重组,着力引入外来资本,逐步提高生产集中度,优化生产要素和资源要素配置,培育新动能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1.优化提升烧结墙材。一要总量控制,坚决贯彻“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总量控制的规定,严控50%;二要规划先行,要将本地的布局规划好,发展几家、分布在哪里要事先公布,体现公平,防止产生矛盾,引起上访,台州等地一直来上访比较多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布局规划,政策不够透明。三要高水平建设,要引导企业做好设计,合理布局工艺流程,针对原料特性、产品特点选好设备,提高自动化程度,确保工艺技术、设备硬件不落后。

2.整合治理混凝土砖。要按照治理“散乱污”的要求,加大整合力度,坚决淘汰小作坊、家庭工厂,也要做好事先的规划布局,一个县到底要多少家这样的企业要明确规划,我们现在很多县有几十家,比如桐庐在整合前有136家,现在只要6家就能满足要求了,临安过去有70几家,现在规划不到8家,这样的做法值得我们各地借鉴学习。混凝土砖重点要支持发展利用废弃物的项目。

3.有序发展部品部件。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大,今天我们专门邀请省建管局领导到会作了辅导讲座。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产业基础是要有标准化部品部件,新墙材如何融合发展是我们的新课题,也是新墙材行业优化升级的方向,我们要引导企业围绕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和海绵城市等建设所需,加强与有关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合作,开发满足建筑市场的新产品。要积极支持装配式建筑知名企业和新墙材龙头企业投资建设生产建筑部品部件基地,引导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合理布局,提高产业集聚度,逐步形成与浙江工程建设规模相匹配的部品部件生产能力。统筹协调与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及设备制造、运输、装修和运行维护等产业链上下游的有机协作。建立健全部品部件质量监管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二)持续推进产业绿色发展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提出要“将新墙材行业逐步向无害化资源化消纳固体废弃物,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绿色功能产业转型,发展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和海绵城市等建设所需新产品。”我们要在前几年先行先试取得的经验基础上,重点深化开展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上半年我们将出台全省新墙材行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指导意见,提高新墙材行业协同处置淤污泥、建筑垃圾等废弃物的能力和效率。对此各地都要积极呼应、有所动作,要求每个市都要开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试点工作。同时把握好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积极引导,提高应用标准,要在生产合格新墙材产品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废弃物的利用效能。二是规划布局,防止一哄而上,导致无序竞争,造成无米之炊。三是一企一策,做好精准服务,为利废新墙材产品走向市场做好推广应用工作。省办即将推出绿色新墙材制造企业评价标准和办法,希望各地加以贯彻落实。

(三)持续加强产业质量安全

中共中央、国务院去年出台了《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高供给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因此,2018年要重点做好这几项工作,一是各地要加大监督抽查力度,尤其是要加大市场的监督抽查力度。今年适当的时候,将联合协会推出诚信体系建设,发挥诚信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强化检验室的管理,探索建立可追溯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协会要修订原有的质量管理规程,将其提升为协会的团体标准。在完成了“有没有”的基础上,当前是要解决“管不管用”的问题。不能将检验室成了摆设。三是切实引导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长期以来特别是加气企业质量每况愈下的情形让我们揪心。今年,我们将联合省建设厅推出“精准砌块”的概念,从设计端开始导入“精准砌块”的要求,相关应用规程即将发布,希望大家引导有条件的企业提高工艺装备水平,改善生产条件,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推动新墙材产品优质高价。

(四)持续加强产业综合整治

要在行业内树立引入清洁生产光荣的理念,从被动开展清洁生产转变为主动开展清洁生产行动。要在行业内重点推广应用窑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等综合治理技术和装备,开展原燃料密闭或防风、抑尘、降尘等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严格控制并强化治理原燃料破碎、干燥焙烧、制备成型等工段无组织排放烟(粉)尘。今年各地都应有重点地推出若干家清洁生产试点示范企业,为逐步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树立典范、奠定基础。这项工作可以作为今年考核的创新内容。

(五)持续加强舆论宣传和行政执法

舆论宣传要有特色、有针对性。今年的宣传工作要继续围绕“用新型墙材,享绿色生活”这个主题,结合各地自己的特色和重点开展系列活动,不能停留在老套路,千篇一律。特别是对于农村推新工作,大家要站在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站在进一步加大以城带乡力度,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加快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步伐,深化城市与乡村互动发展,形成市域均衡协调发展和城乡共富共美发展新格局的高度,做好宣传推广工作。

行政执法要有重点、要常态化。基金取消以后,墙改工作更多地要强化事中事后监督,特别是“禁实禁粘”工作要更多地依靠执法手段,各地要加强部门协调和区域协作,形成联合执法和统一执法。要提高行政效能,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开展常态化执法工作,防止出现有法不依、或者有时紧有时松的现象。今年的考核我们也将强化行政执法的内容,提出一些量化的要求。此外,根据最新修改的《条例》,联合省财政厅制定原有墙改基金预缴款的清理返退制度,大家务必高度重视。一些地方2009年以前的基金还有大量的在沉淀,需要提醒的是,2012年省里曾经发文要清理的,一旦审计盯上了,可能会被认为是不作为的。

同志们,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新时代新变化新要求,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恪尽职守、奋发有为,为推进墙改工作健康发展而努力奋斗。

http://xqb.zjjxw.gov.cn/art/2018/4/3/art_1290116_17032890.html

添加表情

全部评论

Copyright©福建省新型墙体材料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华林路166号,经贸大厦15楼720室

闽ICP备18000655号-1

电话:13328259792

传真:0591-87896129
电子邮箱:fjsxcxh@126.com

邮政编码:350003